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艷陽 范質惠 )4月16日,湖南高院聯合省政府婦兒工委、團省委、省婦聯舉辦“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專題開放日”活動,召開新聞通氣會,發(fā)布全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,益陽市赫山區(qū)人民法院一個案例入選。
游戲“殺魚盤”伸向未成年人,詐騙黑手被判刑——羅某詐騙案
羅某為圖財,在“某語音”軟件上的手游板塊房間伺機尋找未成年人作為詐騙目標。2021年12月,未成年被害人譚某甲(女,9歲)使用其父親的手機進入游戲房間。羅某通過與其交談得知譚某甲之前因玩游戲被詐騙,便以幫助追回被騙資金為幌子獲得譚某甲的信任。之后,羅某要求譚某甲在手機上下載騰訊會議APP,并將自己的手機界面共享。在確定譚某甲使用手機的支付寶花唄額度后,誘導譚某甲通過支付寶掃描譚某乙(另案處理)提供的支付寶收款碼進行轉賬,共計騙取被害人譚某甲14050元。2022年1月,羅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。后羅某的家屬向譚某甲的監(jiān)護人賠償6050元,譚某甲的監(jiān)護人對羅某表示諒解。
法院經審理認為,羅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虛構事實,利用網絡騙取他人財物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。鑒于羅某的家屬代為賠償了被害人的經濟損失,被害人對羅某亦表示諒解,可酌情對其從輕處罰。且羅某認罪認罰,依法可從寬處理。最終判處羅某拘役五個月,并處罰金三千元。
在當今萬物互聯的時代,網絡及電腦、手機的使用也越發(fā)低齡化。未成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,容易在虛擬的網絡中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,受到網絡詐騙的侵害。本案是一起依法打擊針對未成年人實施詐騙的典型案例。被告人利用語音和游戲軟件專門針對未成年人實施詐騙,采用“殺魚盤”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方式,利用被騙人急于追回財產的心理,以“幫助追回被騙財產”為名,侵害了他人的合法財產權益,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,影響了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健康成長,人民法院依法對其進行了嚴厲懲處。本案的處理依法保障了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,對于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空間保護、增強未成年人的網絡防范意識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,同時提醒家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進行教育、示范、引導和監(jiān)督,避免未成年人陷入網絡風險。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楊紹銀
來源:湖南法治報